菜籽粕期货交易指南

菜籽粕 (78) 2023-10-25 13:31:04

菜粕又称为“菜籽粕”,为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物,其粗蛋白含量应在32%以上,粗纤维含量应在12%以下。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我国油菜籽的95%都用作生产食用油。

目前油菜籽的常见榨油工艺有动力旋转压榨和预压浸出工艺两种,前者的副产物是菜籽饼,后者的副产物是菜籽粕,是商品期货的品种之一。

菜粕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常量和微量元素,其中钙、硒、铁、镁、锰、锌的含量比豆粕高,磷含量是豆粕的2倍;同时它还含有丰富的含硫氨基酸,这正是豆粕所缺少的,所以它和豆粕合用时可以起平衡和互补作用。

菜籽粕定义和分类

油菜籽经过机械压榨提取油脂后的残渣称为菜籽饼,菜籽饼中仍含有大量油脂,通常需经过溶剂浸出进一步提取剩余油脂,菜籽饼浸出提油后的残渣称为菜籽粕。

菜籽粕一般呈黄色或浅褐色,形状为碎片或粗粉末并夹杂小颗粒。

菜籽粕分类

根据菜籽粕中芥酸和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不同,通常将菜籽粕分为:普通菜籽粕和“双低菜籽粕”。

菜籽粕成分

菜籽粕主要成分

普通菜籽粕主要成分含量为:粗蛋白质含量 35-40%碳水化合物含

量 20-25%,粗灰分含量 5-8%,粗脂肪含量 1-3%,水分含量低于 12%。

菜籽粕中营养成分

蛋白质

菜籽粕的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饲料蛋白原料。一般菜籽粕粗蛋白含量在 35-40%。

菜籽蛋白氨基酸组成较平衡,几乎不存在限制性氨基酸。菜籽蛋白效价为 3-5,比大豆蛋白还高。

与其它油料粕相比,菜籽粕中的含硫氨基酸含量最高,其次蛋氨酸、赖氨酸含量也较高。

碳水化合物

菜籽粕含有超过 20%的碳水化合物,可作为动物饲料的部分能量来源,但由于粗纤维含量较高,一般在 10-14%;加上 8%左右的不易消化的戊聚糖,导致其有效能值相对较低。可利用能量水平低于豆粕和花生粕,但高于棉粕。

矿物质

菜籽粕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尤其是中钙、磷、硒、锰含量较高,铁和锌含量也较高,但磷含量的 60-70%属植酸磷,利用率相对较低。

维生素

菜籽粕中维生素含量较高,尤其是烟酸、胆碱、叶酸、核黄素、硫胺素含量高均比豆粕高。

菜籽粕抗营养因子及其危害

菜粕的品质也受到加工过程的影响,过热处理时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和有效性受到严重的损害,而加热不足时则可能含有硫代葡萄糖甙、丹宁、植酸、芥子碱等抗营养因子,使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菜籽粕中最主要抗营养因子为硫代葡萄糖苷,此外,还含有植酸、单宁、芥子碱、皂素等抗营养因子。

硫代葡萄糖苷是一种含硫化合物,其本身无毒,但在加工过程中和共存的酶作用下会使其水解成腈、硫氰酸酯、异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等有毒物质。其中腈的毒性最大,约为恶唑烷硫酮的5-10倍。

它能抑制动物的生长并引起动物的肝和肾肿大,且单胃动物的胃环境有利于腈的产生。

硫氰酸酯是与碘的形状和大小相似的单价离子,在血液中含量多时可与碘竞争而浓集到甲状腺中去,抑制甲状腺滤泡细胞浓集碘的能力,从而导致甲状腺肿大,同时也使动物生长速度降低。异硫氰酸酯多数不溶于水具有挥发性,采用加热或日晒的方法可以除去。

恶唑烷硫酮主要危害作用是阻碍甲状腺素的合成,引起腺垂体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甲状腺肿大故又称为甲状腺因子。

植酸作为一种很强的螯合物它能与钙、镁、锌等金属形成络合物而大大降低了这些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又因为植酸中富含磷,而动物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很低,但采食后排出体外的植酸磷能为环境中的微生物分解而释放到环境中,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而导致水中缺氧,从而给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此问题正日益受到关注。

单宁是种多元酚化合物,有苦涩味,影响适口性,且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被氧化并产生聚合作用从而使菜籽粕的颜色变黑,并产生不良气味。多酚化合物还能与蛋白质结合使其营养价值显著降低。

芥子碱能溶于水,不稳定,容易发生非酶催化的水解反应,生成芥子酸和胆碱。芥子碱有苦味,是引起菜籽粕适口性差的主要因素。

芥子碱与腥味蛋的产生有关,这是由于芥子碱在鸡胃肠道中分解为芥子酸和胆碱,胆碱进一步转化为三甲胺, 使鸡蛋产生鱼腥味。

菜籽粕中抗营养因子处理方法

根据油菜粕的抗营养因子的性质,即它的溶解性、对热不稳定性、在碱、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无毒的化合物。

可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消除其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其主要方法有坑埋法水蒸煮法化学添加剂法、发酵中和法、溶剂萃取法焙炒法

一般情况下,菜籽粕作为饲料蛋白原料使用中,只要适当控制添加量就可以不进行脱毒处理。

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双低菜籽的广泛推广种植,菜籽粕中抗营养因子含量越来越少,完全可以不进行脱毒处理,就可以直接添加到饲料中。

菜籽粕生产工艺

菜籽粕生产工艺的发展

上世纪70年代之前,由于浸出法制油在我国尚未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菜籽制油工艺主要是一次压榨法,部分地区采用土榨法,菜籽榨油后得到的菜籽饼直接作为饲料或肥料使用。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浸出法制油在菜籽加工行业得到大量应用,菜籽加工行业普遍采用预榨浸出工艺,菜籽饼经浸出后获得的菜籽粕产量明显提高。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仍然存在一次压榨菜籽工艺生产的菜籽饼,但直接用做饲料的数量在逐年减少,部分菜籽饼被浸出油厂收购生产菜籽粕。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菜籽饼粕市场中,菜籽粕所占比重超过90%,菜籽饼所占比重不足10%。

菜籽粕生产工艺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油料压榨和浸出设备与技术不断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大豆、油菜籽等油料压榨浸出工艺与设备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最近几年我国新建和改扩建了大量油菜籽压榨厂, 防城港枫叶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日处理油菜籽2000吨的生产线已于今年 10月份竣工投产;湛江渤海粮油工业公司的日处理油菜籽3000吨的生产线将于明年建成投产。目前国内外菜籽粕生产工艺普遍采用油菜籽预榨浸出工艺。

菜籽粕的用途

对于断奶仔猪,必须限制饲料中菜粕的用量,随着饲料中菜粕用量的增加仔猪的增重有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饲料中纤维水平的增高和菜粕中含有单宁、芥子碱和硫葡萄糖苷,以及它对饲料适口性的负面影响,添加香味剂后,仔猪采食量有所增加,同时生产性能也有所改善。

在生长育肥阶段,菜粕的用量可以适当提高,但是必须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来配制口粮,这是因为菜粕中必须氨基酸的可消化性比豆粕差;如果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来配制口粮,在饲料中添加10%~15%的菜粕不影响动物的生长性能,同时采食量也没有减少,饲料转化率,酮体品质都没有明显的差异。

在种猪口粮中可以适当添加部分菜粕。一般情况下在母猪口粮中不添加菜粕和添加8%以下的菜粕在繁殖性能方面没有不同,对窝产仔数也没有影响,即可以在母猪和青年母猪繁殖期的任何阶段添加菜粕作为蛋白饲料,但是因为适口性的问题建议不要添加比例过大。

菜籽粕除了直接用做饲料蛋白原料外,还可用来生产有机肥料。

此外,经过脱壳脱毒处理的菜籽粕还可提取菜籽蛋白,用来制作酱油或用作食品添加剂;菜籽粕还可用来提取植酸、单宁等化工原料。

重要的饲料蛋白原料

菜籽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蛋白原料,菜籽粕在水产饲料中使用最为广泛,由于其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合理,价格便宜,在家禽饲料、猪饲料和反刍动物饲料中都得到使用。

水产品

菜籽粕在水产养殖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水产饲

料养殖行业菜籽粕用量占到菜籽粕产量的一半以上。

在鱼类养殖的配合饲料中菜籽粕的添加量可达到30-40%,部分养殖户甚至直接将菜籽粕用来喂鱼。

禽类

在禽的配合饲料中使用菜籽粕,应根据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限制其用量。如摄入有害物质过多,则可能造成鸡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及肾脏上皮细胞脱落,肝脏出血等现象,表现为生长抑制,破蛋、软蛋增加, 死亡率上升等症状。

一般幼雏应避免使用菜籽粕,肉鸡用量在10%以下, 蛋鸡、种鸡在8%左右,鸭饲料中菜籽粕用量一般在10-15%。

一般未经脱毒处理的菜籽粕在日粮中用量应控制在5%以下,母猪应控制在3%以下;而经脱毒处理的菜籽粕或新型“双低”、品种菜籽粕, 其用量可到10-15%,但有可能引起猪体脂变软。

反刍家畜

菜籽粕对牛、羊的适口性差,长期过量使用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但影响不如单胃动物严重。一般肉牛、奶牛精料的菜籽粕用量应不超过

5-20%。

试验表明,10%的菜籽粕对肉牛的生长、胴体品质和奶牛产乳量、乳脂率无不良影响。

生产菜籽蛋白

菜籽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全价蛋白,几乎不存在限制性氨基

酸,与国际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推荐的蛋白质非常接近。

菜籽蛋白的效率比值(PER)、蛋白质净利用率(NPU)、蛋白质生物价(BV)均高于其他植物蛋白,是一种高质量的蛋白。

经过脱壳脱毒制取的菜籽蛋白具有较好的功能特性,可应用于肉制品、烘焙食品中, 还可用来生产酱油等。

用来提取菜籽蛋白的菜籽粕生产工艺与普通菜籽粕生产工艺有较 大区别。首先要对油菜籽进行脱壳分离,然后进行低温压榨和溶剂浸出, 得到的菜籽粕还要进行脱毒、提取蛋白等工艺处理。

目前国内外使用菜籽粕生产菜籽蛋白尚未进入工业化生产。

提取化工原料

由于菜籽粕中植酸和单宁含量较高,可以通过对菜籽粕深加工,进一步提取植酸钙和单宁等化工原料,但由于生产成本较高,目前国内外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很少。

生产有机肥料

菜籽粕中80%以上为有机物,可以使用菜籽粕生产优质有机肥料。

THE END

发表回复